(采访人员及时间:岛主,2012年7月26日)
姓名及出生年月:吴樟银,男,1924年
部队番号:驻印军通讯兵独立第三营,新二十二师六十六团,新一军,无线电报务员
地址:浙江省金华柿浦江县环城西路姓张沿
1924年吴老出生浦江前吴乡,9岁母亲去世跟着父亲相依为命。老父亲为了能让他以后能过的好,出人头地,在他13岁的时候送他到平安小学读书,后来又到珠山后村去读私塾,学古文。因为书读的不错,被村里人称“秀才”。
1940年,17岁的吴老看到国家蒙难,国民遭戮。一心想去当兵打东洋鬼子,于是瞒着不忍让他去当兵的慈父,偷了家里一石粮食去卖掉,约上了伙伴偷偷离家而去。在兰溪的殿山庙找到了国军的部队,走上了从军抗战的道路。
在兰溪整训一个月,随部队去了广西桂林。到桂林后,因为他学过文化被安排当了一名通讯兵。当时因为想到前线打仗,心里不太乐意,被长官训斥并开导后才安下心来。最初分配到了通讯兵第二团第三营十八连,经过艰苦的训练后由于成绩突出第二年(1941年)被调到团部守总机,团部有60门总机,就他们4个通讯兵24小时轮守,每逢到打仗,几个人是忙的上气不接下气,累的腰都直不起来。同年底因为年纪小,人比较聪明,调到广西柳州的军士教导大队开始学习无线电发报技术。
1942年,当第一批远征军开始入缅作战,此时的吴老还在学习训练。年底的时候吴老被分入远征军作战序列,升为中尉班务。从云南的沾益坐飞机到了印度丁江,在兰姆伽被编到通讯兵独立第三营,继续学习无线电技术,并演练实战。不久被分配到廖耀湘的新二十二师六十六团当无线电报务员。在兰姆伽受训期间,吴老有幸与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碰过面握过手。吴老说史迪威很亲切,也喜欢年轻人。见到史迪威兵并能与之握手很幸运,也非常激动。
1943年的3月,新二十二师与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组成了新一军。同年秋,吴老升上尉,随部队开拔,开出兰姆伽重新进入野人山,开始往回打。吴老说,“野人山”缅语是“魔鬼居住的地方”,当地人说有野人出没。其实野人就是一些衣不蔽体,身上长毛的一些土著而已。他随部队没走几天就碰到过“野人”。吴老和战友们在缅北的树木蔽天,藤草杂生的丛林里靠手电和指南针寻找方向。沿着野兽走过的小路,每天只能走几十里。到了晚上,砍些树枝,搭上芭蕉叶做棚子睡觉。有时候雨大一下就能把这些棚子冲垮掉,只好靠到一起,大家都顶着军毯坐待天亮。热带的丛林到处都是蚂蟥,下雨后蚂蟥遍地都是,密密麻麻四处蠕动,直往身上钻,战友们只有互相不停的抓。而且蚊子都有苍蝇那么大,叮上以后极易患上疟疾,不停打摆子。最令吴老心痛的是,在丛林中,密林处,到处都有尸骨,晚上不时能看到幽幽绿光。这些都是第一次远征军败退过野人山的时候死在丛林里的同胞战友,一堆堆的白骨,到处都有被野兽拖拽,撕咬!吴老说“面对如此残酷悲凉的情景,我们这些当兵的心里谁能不绝望,谁能不难过,谁能不去想象如果是我们自己成为这些无名的白骨会是什么样子。那时候连对自己能不能走出去都产生了阴影。但是又不能考虑太多,到了战场,生死已经没有可以考虑的余地了,只要有口气,就只能往前走!”走野人山,有的时候粮食也跟不上,经常没东西吃,在20岁生日那天吃的就是野菜,有时候美国飞机会空投一些罐头、饼干类的食物,不过也经常有一顿没一顿的。(吴老此时说当时他在部队有60元的津贴)
在丛林里,战友们经过大小多次战斗,才从枪林弹雨中于1943年冬季才冲出野人山,然后血战大龙河,歼灭胡康河谷的日本鬼子,攻入于邦,继而破天险出孟拱,偷渡南高江,一直打到西通、加迈、库芒山,再攻占孟拱。新一军一路节节胜利,打的日本人闻风丧胆。
1944年8月份孟拱、密支那的攻防战胜利后,歼灭的日军不计其数。1945年1月,新一军与远征军在芒友胜利会师。当兵的个个都兴高采烈,眼泪鼻涕一把抓,吴老笑着说,那时候真想家啊。
回国后吴老到了南京。1946年不愿意打内战回到了家,回家后与老父过上了农民的日子。在后来的岁月里,由于吴老的国军经历,连累家人跟着受苦。有5个儿子一个女儿。现在儿女孝顺,总算是晚年安慰,
收入:
只有农村养老100元,其余没有,靠几个子女赡养。看家庭状况及生活情况过的尚可。
身体状况:耳朵听不到,要大声讲才行。有常见的老年慢性病。
(感谢金华志愿者团队采访并提供稿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