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采访人员及时间:深圳汕头志愿者,2012年11月8日)
姓名及出生年月:陈国臣,男,1922年8月28日
部队番号:九十四军一二二师
地址:广东汕头澄海区
77事变日本侵华的时候,陈老在澄海最好的县立小学读书,当时是男女学生分开上(没问清楚是分班还是分校),14岁加入青年抗日同志会的儿童团当团长搞抗日宣传,副团长后来还是潮州的县委书记。陈老有两位堂叔都是黄埔军校的,一位是新加坡回国参加抗战的12期工兵科陈大新,一位是独山四分校17期步科,26中队的陈大乐。15岁时,陈老的祖父担心日军要打到汕头了,把他送到泰国二妈那边,找到在泰国开百货店,做香烟牛奶等生意的表兄,帮他打工当小伙计,管吃住,但没有工资,每个月只给几块钱寄回国,陈老觉得没多大意思,有了想回国的意愿。后来陈老转了工作,和二妈还有妹妹到一家瓜子厂打工,工厂设在阁楼上,要上下货,包装,妹妹不小心从阁楼摔了下来,老板不愿意给钱去给妹妹治病,陈老对此极为不满,便也辞工不做了。
当时在泰国,有澄海籍的华侨领袖蚁光炎先生,号召大家回国读书和抗战,后来蚁光炎先生被亲日分子暗杀,激起了爱国华侨的义愤,很多青年就准备响应他的号召回国读书或者抗战。陈老当时17岁,找了同乡会开证明,这样便可以回国读书。陈老说当时回国有两条线,一条是陆路从云南保山—昆明—延安,一条水路从香港---广州湾---柳州---桂林,陈老走的是水路回国,在广州湾登陆后请人用自行车带他,加上步行,一路流浪到达桂林,准备去找在桂林黄埔军校当教官的堂叔陈大新,但一时没有找到,可恰巧碰到从广东逃过来的,当年在澄海县立小学的女教师,他的这位小学老师在桂林的中山纪念小学任教,老师给了他一些钱,让他去贵州独山报考军校。陈老说当时军训部规定所有华侨回国报考军校的,统一安排到四分校,陈老到达独山,被安排进入入伍生团(预科),本来要编入17期的,后来因为人数不够降了下来,华侨总队后来编入19期,老人说当时数学好同学的可以编入炮科,陈老被编入步科, 读了两年半的军校。后来日本鬼子攻到广西,93军在全县溃败,军校安排韩汉英带队,把19期的学生编成学生团,到广西南丹驻防,准备阻击日军以防进入贵州,但日军没有到达他们驻防的这一带,后来汤恩伯的53军(老人原话如此)来换防,他们就回贵州独山学校,到了学校,发现学校被日本人烧了,听人说烧了七天七夜。后来从军校出来,陈老编入了94军121师,任少尉排长。我和老人说起牟廷芳这个名字,老人马上说记得,还说了郑庭锋和朱敬民两位长官的名字。
(感谢深圳汕头志愿者采访并提供稿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