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队番号:中国青年远征军,二零八师六二二团战三营四连
地址:宁海县璜溪口村
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,抗战烈士少将孔墉之子孔相宗,之孙孔柏年,自从全国掀起慰问抗战老兵的民间呼声后,逐步成为宁海县最热衷坚定的志愿者,在2013年10月10日这个纪念日,宁海县志愿者走访新发现的老兵,邬云海。
邬云海(邬云漠,邬云汉等名字为登记错误),1925年12月19日出生,浙江省宁海县璜溪口村人。
母亲早亡,父亲在隔壁县三门县政府工作,1944年,抗战最艰难的时候,抗日最高统帅部发出,流芳百世的热血征兵口号“一寸河山一寸血,十万青年十万军”,征兵补充缅甸远征军,要求兵员具有一定文化层次,以较快掌握先进军事设备和武器之能力,以消灭日寇。经过严格体检和筛选,宁海县从中挑出31名知青精英,经统一集中训练学习后,编入中国青年远征军,将赴中缅边境,目前宁海县尚且在世的有,周时桂和孔相宗,郁起藏。
宁海县隔壁的三门县也是同期征兵,在父亲的安排下,邬云海从三门县加入青年军,1945年2月出发到浙西云和县旁碧湖镇军训,途径福建建阳,到江西黎川县,编制番号邬云海,师长黄珍吾(黄埔一期中将),团长王大均(少将军衔),
1945年8月15日后,部队开赴福州,准备接收台湾,后来调防到浙江湖州,
1946年6月3号,复员,进入国防部特设嘉兴青年中学读书,
1949年,以上尉排长职位,镇守长江防线江苏南京外围江阴一代。师长是之前45年青年军的副师长(具体名字待考证)。局势纷乱,邬云海脱离部队,回家务农。
由于,母亲早亡,父亲在外,几乎是孤儿身份的邬云海回家无处落脚。此时,嫁到凫溪村的姑姑接管,安排侄子到凫溪村,在那个年代户籍制度不是很严密,所以邬云海消身匿迹在历史上,躲在穷山坳,埋头务农。由于姑妈,在乡里善于人脉,邬云海低调沉寂,加上是从别县参军,所以户口落实到宁海县凫溪村后,几乎割断了之前的历史,所以在之后数十年的历次劫难中,没有人提及之前的那段历史,来批斗追责邬云海。甚至因为类似孤儿的身份,评定一个“贫下中农”的阶级立场,划分了大户的资产,分的一个房间落脚。照片所示的大户院子,其中一个房间,就被政府分给了邬云海。
很多人问我,老兵邬云海有什么辉煌的抗战历史?杀多多少日本人?我想说,我们志愿者是在还原、记录仅存的历史参与者,不是拿老兵波折坎坷的历史事迹,作为炫耀的工具。我很庆幸宁海县还有王官理这样的老兵,认为这样最朴实无华的农民,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。
我也认为宁海县还有邬云海这样的老兵,是我们民族的庆幸,几乎第一次看到参加抗战的老兵,在49年后的历次历史冲击中,没有受到任何批斗管制,甚至还能以贫下中农的阶级立场,分配房子,侥幸平安的度过一生。在此我们尊重历史的同时,也应该感恩睿智的姑妈,和老兵低调的处世,让我们在今天还能有幸,亲自接触那段历史的参与者,真实的记录,还原历史的真相。
该老兵耳聋,交流靠书写,儿女孝顺,生计尚可,宁海县志愿者已经安排制作锦旗,期待关爱老兵组织,节假日给与慰问等精神肯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