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名及出生年月:杨友全,男,1919年12月19日
部队番号:独立33旅699团卫生队
地址:诸暨王家井镇江下村
老兵口述:
杨校长(部队名杨友全),1919,12,19日生,诸暨王家井江下村人。9岁没有了爹,一个弟弟一个妹妹,家里非常艰苦,只读过私塾。1937年抗战爆发后,我作为热血青年,决心保家卫国,所以自愿投军,当时在王家井的征兵站,来征兵的排长叫郦小善,班长叫陈福寿。我被分配到国军独立33旅699团卫生队,旅长曾振,团长张莫京(湖南人),当时旅部在浙江长兴,我分配到卫生队做担架兵,卫生队长叫李承德。不久部队开拔江苏宜兴,攻打宜兴城,日军的迫击炮弹不断的从城里打出来,我旅伤亡惨重。我和队员日夜不寐,抢救伤员。那次战斗结束后,周边全是死亡的战友,我几乎是难得的幸存者,那时我真正经历了死人堆爬出来的滋味。几个月的战斗,独立33旅伤亡惨重,部队逼迫调到福建休整,我被整编到28军,当时军长李良荣。我经过培训后,分配到一个夏姓营长管辖的独立缁重营的卫生所任准尉司药,几个月后部队到江西,与日军多次作战。几年后我由准尉升为中尉,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时,我们部队驻扎在长兴,半夜里,庆祝的枪声大起,士兵们都高兴及了。后来部队进驻杭州。不久,内战爆发,我部队开拔江苏淮阴,在淮阴期间认识了妻子陈兆莺,在部队里结了婚。1947年下半年请假回家,后来再也没有去部队了。新政权建立后,没有吃多大的苦,文革开始后,受到了大的冲击。牵连子女没有能够读书。现在我身体还算不错,子女孝顺靠老年补贴每月170元生活。老伴健在,一个儿子,6个女儿。迫切希望政府能够承认我是一个抗过日的老兵。
(感谢诸暨志愿者团队采访并提供稿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