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采访人员及时间:裘黎阳、钱林忠、赵鑫洪、史幸黎,2015年7月)
姓名及出生年月:何发俊,男,1919年,9月
部队番号:青年军208师622团
地址:嵊州市崇仁镇马仁村
老兵自述:
我自小家境尚可,上有父老,下有一个弟弟,我八岁时被家里送到当时最好的剡山小学读书,七年后考到新昌中学,半年后逢到日军飞机轰炸新昌,班级解散后我被编至杭州清波中学继续念书,清波中学因避战乱,搬迁至石磺办学,一年多后又被编入嵊县中学,在嵊县中学毕业后又去福建武夷山找工作,当时福建武夷山地区有很多军校招生,我因学习优良被黄埔军校成都本校录取,但得知要步行到成都,想想自己的体力不支便告假回家。回家后,父母亲给我包办了一门婚姻,但夫妻两人没有共同语言,约在1944年,得知甘霖在招兵,便去报名参军,当场被录取,被分配到青年军208师622团。当时部队里当兵的都是知识分子,有许多大学生,部队驻扎在江西宜川。我被分到一杆步枪,我们一直在宜川训练,直至传来日本人投降的消息。
日军投降后,部队改编前,蒋介石曾来部队训话。我从部队复员,分到一枚圆形青年军纪念章,凭这枚纪念章坐车还可以免费。后来我报考国防部直属的铁路学校,学校设在杭州的昭庆寺,我因英语及格被分在机械系读书。记得在铁路学校念书期间,蒋纬国经常来学校视察。一年半后我从学校毕业,下放到部队,在安徽香口守桥头堡,任排长一职,49年被围,投械后回家。
回家后在崇仁张村教书谋生,后调到崇仁区校,82年在谷来镇中退休,文革期间,我因擅长画毛主席像,没吃多大苦头。
老人目前离异一人,抱养一个儿子,与智残侄女相依为命,享有退休待遇。
老人自1944年投笔从戎,入青年军208师622团,日本投降后回乡,从1950年起一直担任乡村教师直到1982年退休。65年来,从未对外人讲述这段从军抗日的经历,直到好友看到嵊州抗战老兵的新书后,在不经意聊天中,老人才透露自己尘封65年的往事。
(感谢嵊州志愿者团队采访并提供稿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