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采访人员及时间:裘黎阳、宋云云、马姗,2012年4月12日)
姓名及出生年月:张再香,男,1922年10月21日
部队番号:中国驻印度军队
地址:浙江绍兴县王坛镇王城村
抗战前夕,我的父亲在嵊州中学当教务主任,他非常鼓励学生去参军报国,也鼓舞我。
1938年,我在绍兴稽山中学,果断报考战时干部训练团,去江西吉安受训,编制属中央军事组,半年后毕业转入瑞金三分校16期步兵科。
1940年毕业,分至浙江航嘉师管区任少尉排长,负责征兵工作,营长是山东人,叫淳于棪。我在临海、黄岩地区征集了一个营的新兵,上级命我送到印缅前线,我们徒步避开敌占区,绕道龙泉、福建、江西直到衡阳,送到贵阳移交,途遭轰炸不断,但伤亡不多。
衡阳会战期间,因为我的姐夫是杜朝寅(黄埔11期辎重科)在200师任汽车连连长,我被调到辎汽二团3营营部任上尉副官,负责后勤运输,当时全国只有4个辎汽团,我们3营7.8.9三个连。团长是浙江嵊州人,名字已忘。
抗战胜利后,部队调至杭州、上海,我们三营在上海接收了日本卡车,很破烂,比我们的木炭车好一些。49年,老人脱离部队回乡务农至今。
回乡后,历史反革命帽子一直戴到改革开放,亲戚们都不敢来往。文革间,老人不断被批斗,老人二个儿子,因养不活,送掉一个,另一个务农至今;老人二个女儿,大女儿忍受不了批斗,文革时投井自杀,另一个女儿务农至今。
经济状况:
老人现与儿子一起生活,每月634元是唯一的收入。老人犯有老年病,行走不便,已不敢出门,大毛病没有。(注:绍兴郑以淼会长介绍张老是绍兴最困难的二位黄埔老兵之一)
(感谢嵊州志愿者团队采访并提供稿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