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采访人员及时间:多的多,2012年8月)
姓名及出生年月:刘炳炎,男,1923年10月29日
部队番号:新一军30师89团3营3连3排 排长
地址:湖北省石首市调关镇北湖村五组
文化程度:高中毕业
部队长官:军长孙立人、师长文小山、团长先是曾齐,后是马骏、营长李明村
熟悉战友:蒋昭(3排的一个班长)、张宏光(3排的一个副班长)、李宽(3排的一个士兵)
从军经历:
1942年因日军南下,随东北、河南、湖北几地的人一起往西南方向逃难,经四川赤水河至云南昆明。
1942年11月在云南巫家坝机场参军,参军时即任班长(注:由于老人是高中毕业,文化程度高,加上抗战期间在校中学生要接受军训,参军时即任班长,可能性很大),并立即坐飞机往印度丁江,下午四点到达目的地。当时每一个参军青年在右臂上都盖有一个戳,以防造假,飞机经过喜马拉雅山脉,这时候(长官)给每个青年学生都发了5000元,说是“安家费”。夜间极冷,须穿棉衣过夜。
1942年11月到印度丁江后一周后未经受训即参加丁江战役。(注:查此时间没有发生过汀江战役,可能老人误记了)
1944年5月参加孟拱河谷战役。(注:符合史料)
1944年随军抵达密支那,参加密支那战役。此役后有八百日军溃退至八莫,当时有一条东西走向和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在八莫交叉,阻挡了日军的退路。1944年8月(阴历),刘老随新一军30师与美国一个师追至八莫,全歼八百日军。这一年在八莫,刘老升任新一军30师89团3营3连3排排长。后3营书记官因故撤职,刘老先生任3营书记官一年左右。
八莫战役后,乘飞机回云南沾益(音,此处靠近广西,据志愿者查证应是沾益市),后经广西南宁至广西梧州。
1945年8月15日晚七点,刚到梧州,就听到日本遭到原子弹轰炸。不久部队解散,刘老先生复员回湖南省益阳市家中。复员后,五十年代在益阳从事会计事务,六十年代教书,七十年代又从事会计事务,从八十年代起不再工作。
刘老战时没有受过重伤,据他说是因为其在蛇岛中学时受过军事方面的训练。刘老举了一例:115炮爆炸时,因其振感极强,故不能将心脏贴在地面上,否则内脏极易振裂。
刘老仍记得约瑟夫•史迪威训话的场景,史迪威中文很好,训话时曾说:“中国步兵不怕苦不怕死,是世界第一。”刘老记得当时他们的日常饮食与服装等大多是美军提供的。每顿饭3块面包,还有果子酱和牛奶。打仗时穿的也是美军提供的羊毛皮鞋。
生活经历:
清末民初,湖南省益阳市有三大寨子,刘老先生的父亲二十岁时即为其中一个寨子的寨主。后袁世凯想收编他们,让刘老先生的父亲当益阳市的公安厅厅长,相当于师级干部。但其父拒绝了。后来其父28岁时就去世了。(注:刘老先生儿子提供,刘老似乎不太愿意提及其父亲的事。)
1935年(12岁)入湖南省益阳市蛇岛中学,在该校读初中(3年)及高中(3年)。高中毕业后在家。刘老记得,湖南省益阳市蛇岛中学当时校长是罗柏森,罗柏森曾留学日本,致力于教育。教导主任姓陈。当时的学费是每月3块钱和3斗米。
刘老先生身体尚佳,走路无需拐杖,今年开始耳朵略背。无重病,但每年需住院三四次,每次约一周左右,费用七八百元。因抗战之前和之后很长一部分时间住在湖南省益阳市,故其参军档案都在益阳市。后来石首市,因其在益阳市的档案已无从查证,石首市政府不承认其抗战军人身份,没有相关补贴,每月仅60元(应该是高龄补贴)。一儿三女,由儿子赡养。儿孙孝顺,均在家务农。2006年老伴逝世。
(感谢湖北志愿者团队采访提供稿件)